复旦120周年校庆感言
1905年,著名教育家、天主教徒马相伯老先生创立复旦公学。到今天,复旦大学已有120年历史。如果以世界的眼光、从全国范围看复旦,俺以为复旦有以下特别之处:
1905年,著名教育家、天主教徒马相伯老先生创立复旦公学。到今天,复旦大学已有120年历史。如果以世界的眼光、从全国范围看复旦,俺以为复旦有以下特别之处:
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科研二号楼A幢三楼,步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Institutes of Biomedical Sciences,简称IBS)走廊,一面崭新的照片墙映入眼帘。墙上排列着研究院每位教职工的形象照,共同环绕着“I ❤ IBS”(我爱IBS)的
刷到是缘分,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您能动动小手帮忙点赞,关注,评论。你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在此祝福大家天天快乐,日日开心!
转眼之间,我在复旦求学、工作已四十三载,在皖南从事村落人文地理考察亦将近三十年。在长年的奔波中,时常感叹:上好的民间文献稿本、抄本总是可遇而不可求,而且往往转瞬即逝,从此不见天日!不久前,我在歙县某处冷摊觅得一册颇为珍稀的徽州文书,并顺手拍了一张八十多年前的《
与可见光区域紧密相邻的是近红外光,波长范围涵盖700-2500纳米。近红外光被证明具有优异的生物体穿透性能,对生物体的辐射损伤小,被誉为“生物透明波段”。若能感知更加广阔的近红外(700-2500纳米)波段,将突破人类视觉的极限。
5月23日,盐湖区舜帝复旦示范小学报告厅内温情涌动,六年级全体师生与家长代表齐聚一堂,以“爱与时光 教我长大”为主题,共同见证了一场充满仪式感的成长礼暨毕业典礼。
为啥说如今的教育形势这么严峻呢?现在,一种既愚蠢又危险的学习模式正在国内蔓延,就是那种高强度、大量作业、长时间的学习模式,这可以说是全球最笨的学习方式了。可遗憾的是,咱们的孩子正深受其害。很多地区的中学生,已经进入了早上七点上课,晚上十点下课,两周才休息一天的
刷到有学生问导师什么时候开组会,导师回复“可以的”。在“yes or no”之间导师选择了“or”。
每天下午五点,成都川大西校区的小吃街上,人影攒动,许多青年学子带着青春的气息,到处问同一个问题,“哪家是卖土豆泥的”?
近年来,感染性疾病领域的传统传染病与新兴病原体的研究迎来突破性进展。在艾滋病治疗方面,有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衣壳结构与核转运蛋白类似,并且不依赖核转运受体(NTRs)即可高效靶向核孔复合体(NPCs),这为靶向药物开发提供新思路[1];结核病研究
杨浦区新闻办介绍,在迎来建校120周年之际,复旦大学再添文化新地标。作为第八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复旦源”日前正式揭幕,以校园内相辉堂草坪为中心包括校史馆、科技成果馆、博物馆、艺术馆、校友馆、特藏档案馆在内的“一源六馆”正式启用并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参观。伴随
2025年5月22日,星期四,反腐正在进行时,其中坐标甘肃省,传来了一个馆长被查的消息,令人大快人心啊。5月22日,根据甘肃省纪委监委消息通报,甘肃省博物馆原馆长贾建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落马被查啊,没想到一个省博物馆馆长也会落马被查,令人震惊不已啊。
上世纪20年代,中国话剧尚处于“文明戏”向现代话剧转型的混沌期。留美归国的洪深,带着哈佛大学戏剧专业的学术背景(1919年师从戏剧教育大家贝克教授),在复旦校园内推动戏剧革新。
最近网上关于高校排名的讨论又热起来了,起因是有湖北网友提出 “清北华武” 的说法,把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与清华、北大并列,这一下可炸开了锅 。不少网友跳出来反对,其中 “华科也配碰瓷复旦?” 这句质疑声尤为响亮,直接把华科和复旦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引发了
作为老牌八大,去年7月,复兴高级中学翻牌“复旦大学附属复兴中学”正式成为复旦系一员,引发了许多妈妈的关注。
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致残和致死的首要病因,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约占我国全部卒中人群的70%。根据当前治疗指南,静脉溶栓治疗后24小时内需对AIS患者进行37次的密切监测,以及时处理脑出血等并发症风险和药物反应。
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致残和致死的首要病因,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约占我国全部卒中人群的70%。根据当前治疗指南,静脉溶栓治疗后24小时内需对AIS患者进行37次的密切监测,以及时处理脑出血等并发症风险和药物反应。
5月21日,截至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上涨0.62%,报23827.78点。上海复旦(01385.HK)收报27.85港元/股,上涨11.18%,成交量1580.54万股,成交额4.24亿港元,振幅9.18%。
就在前不久,两位校友已经给复旦大学捐了整整1个亿——一个是新浪董事长曹国伟,一个是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这笔捐赠用于设立“新文科发展基金”,推动中国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
5月21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获悉,该院血液科带头人翟晓文教授团队采用中国原创基因编辑技术碱基编辑药物CS-101,已成功治愈4名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其中3名中国患儿、1名巴基斯坦患儿。